宠物狗-宠物猫-pet86宠物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首席村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纲概述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47:50 | 只看该作者
侧孔总目 Superorder Pleurotremata

锯鲨目 Pristiophoriformes

锯鲨目 (Pristiophoriformes;saw sharks)软骨鱼纲板鳃亚纲的1目,本目只有锯鲨科1科2属5种,中国只有1种。体长可达4米。吻很长,剑状突出,边缘具锯齿。腹面在鼻孔前方具1对皮须。头颇平扁。眼上侧位,具瞬褶。喷水孔大,位于眼后。鼻孔圆形,距口远。牙细小而尖,多行在使用。鳃孔5~6个,均位于胸鳍起点的前方。背鳍2个,无硬棘;无臀鳍。

锯鲨目
  锯鲨科

∷锯鲨科Pristiophoridae

锯鲨科Pristiophoridae,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我国常见的有白斑角鲨及短吻角鲨。吻延长突出,呈扁平的锯状,无瞬膜,无臀鳍,尾柄腹面有皮褶,尾鳍上叶宽,下叶窄。我国产日本锯鲨,吻长约为体长的1/4,边缘有锯齿,口腹位,牙细小呈圆锥状,鳃裂五个,前面侧位,后面腹位,均位于胸鳍基底前位。我国分布在黄海、东海。近海底层栖息。食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卵胎生。

锯鲨属Pristiophorus,鳃孔5个,共有4种。中国有日本锯鲨1种,分布于黄海和东海,偶见于南海,及朝鲜和日本沿海。
  
日本锯鲨Pristiophorus japonicus体延长,前部稍宽扁,后部稍侧扁,亚圆筒形。吻平扁,延长突出,边缘自口隅外侧开始至吻端具尖齿1纵列,每2个大齿间有1~3个小齿,吻基部宽阔,向前渐细狭,吻腹面中央有扁长皮须1对。眼大,上侧位,具一低平瞬褶。口浅弧形,位于眼的后下方。牙小,基底宽大,齿头细尖,密列。喷水孔近三角形,位于眼后。鳃孔5个,上部侧位,下部腹位。背鳍2个,无棘;第一背鳍起点后于胸鳍里角上方,第二背鳍同形而较小。尾鳍低平狭长,上叶较下叶发达。腹鳍近方形。胸鳍宽大。体灰褐色,腹面白色,吻上具暗褐色纵纹2条。锯鲨栖息底层,吻锯为自卫利器。食甲壳动物、蠕虫类及小鱼等。

六鳃锯鲨属Pliotrema,鳃孔6个,只1种,分布于非洲南部东南岸。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48:11 | 只看该作者
下孔总目 Superorder Hypotremata

下孔总目 Superorder Hypotremata(鳐总目)

      1亿8千年前,鳐鱼是鲨鱼的同类,但为了适应海底生活,这些鱼类胸鳍高度扩大,长期将身体藏在海底沙地里,便慢慢进化成现在模样。 本目鱼类身体扁平形、菱形或圆盘形。胸鳍极度扩张,沿体侧直达头部,并与头部和躯干郁相互愈合,使鱼体构成菱形或圆盘形。口和鼻孔位于腹面,鳃裂5对,开口在头部之腹面,故又称下孔类。眼和喷水孔在背面,躯干和尾退化成细鞭状。是一类营海底栖生活的软骨鱼类,游泳能力不强,主要靠胸鳍。

  鳐鱼身体周围长着一圈扇子一样的胸鳍,尾鳍退化,像一根又细又长的鞭子,靠胸鳍波浪般的运动向前进。鳐鱼平时隐藏在沙里,二枚贝、螃蟹和虾等接近,则突然进攻。它们的牙齿像石臼,能磨碎任何东西,背部长着一根剧毒的红色刺,人被刺到会死亡。
鳃孔在头部下面,但大喷水孔则在上面。供呼吸的水经喷水孔吸入,因口部常埋在沙内,以免鳃被阻塞。它们的牙齿适应于压碎捕获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偶然来的小鱼。这个类群中有两类特别有趣——魟和电鳐。在魟类,尾鳍和背鳍都已稍失,尾细小如鞭状。尾有一个或多个锯齿状的刺,这些刺能造成最危险的伤备,伤害可缓慢地恢复但留下并发症。电鳐具有光滑裸露的皮肤,某些背部肌肉改变为有力的发电器官,这种器官可对猎物给予严重冲击,使之晕过去。魟的尾部也有电器官。



            下孔总目
          锯鳐目
          鳐形目
          鲼形目
          电鳐目

锯鳐目 Pristiformes

      锯鳐目 Pristiformes,仅有锯鳐科锯鳐属的6种。吻平扁狭长,剑状突出,边缘具坚硬吻齿。无鼻口沟。鳃孔5个,腹位,位于胸鳍基底内侧。背鳍2个,无硬棘;胸鳍前缘伸达头侧后部;尾粗大,尾鳍发达;奇鳍与偶鳍的辐状软骨后端具很多角质鳍条。体平扁宽大,胸鳍发达与头侧相连成“体盘”,无发电器官。鳃型腹位,口、鼻均在腹面,喷水孔在背面,有进水与出水的作用。适于底层生活。食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化石见于上白垩纪至近代。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各近岸海区和各大河口,有些进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于淡水中并进行繁殖。中国产2种。

锯鳐目
  锯鳐科

∷锯鳐科 Pristidae

      锯鳐科 Pristidae,体形似鲨,不具圆盘,吻长而呈锯齿状故名。胸鳍与身体成一小型“体盘”,稍平扁,吻部突出像一扁的锯,似锯鲨,鳃裂小,斜在头侧腹面,尾部粗而延长。 背鳍2个。尾较短,后尾上无锯样长棘。本科仅1属。我国南海及东海南部产尖齿锯鳐栖息于浅海,常埋于泥沙中。食物以甲壳类为主。但有时也能追捕鱼群,用长吻击毙或刺伤所要镊食的小鱼或吞食没有逃避能力的受伤个体。



      尖齿锯鳐Pristis cuspidatus,第一背鳍起点对着腹鳍基底后端上方;尾鳍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吻齿21~35对。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也见于红海、印度洋、印度尼西亚。行动滞缓,常潜伏泥沙上,用吻锯掘土觅食,偶尔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鳍。主要摄取泥沙中的甲壳类或其他无脊椎动物,也用吻锯袭击成群的鱼类而食其受伤的个体。卵胎生,胎儿具大型卵黄囊,吻锯柔软,吻齿包于皮膜中。每产约10余仔。仔鱼刚生时,体长约60厘米。成鱼最大体长可达9米,吻锯长2米,宽30厘米。尖齿锯鳐为东海和南海次要经济鱼类、在中国产量不大。肉质鲜美,鳍可制鱼翅,皮可制革和刀鞘,肝可制鱼肝油。小齿锯鳐,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尾鳍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吻齿17~22对。见于南海,亦见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大洋洲东北部。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48:29 | 只看该作者
下孔总目 Superorder Hypotremata

鳐形目 Fajiformes

鳐形目
  圆犁头鳐科
  尖犁头鳐科
  犁头鳐科
  鳐科
  团扇鳐科
  无鳍鳐科

∷鳐科 Rajidae


鳐科 Rajidae体平扁宽大,背鳍小,二个, 位于尾的后部,尾鳍小,下叶退化,腹鳍前部特化为足趾状构造。我国常见的有孔鳐 产于黄海、东海。何氏鳐产于南海、东海。均为近海底栖小型鱼类。 化石见于上白垩纪至近代。世界性分布,大多栖于大陆棚内,有些则居于深海。卵生。中国有2属:①鳐属,软骨鱼类中最大的1属,约有1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海区,尤以温带和寒带海域更为繁盛;中国约有10余种,常见的有:孔鳐、斑鳐和何氏鳐,肉薄而味差,但因其产量多,也列入经济鱼类之内,鲜销或制成咸干品。②短鳐属,吻软骨不伸达吻端。胸鳍前延至吻端,有2种,产南海。


美鳐 Raja pulcira Liu 尾上具结刺1行。吻软骨愈合部短十分离部。两颌牙多于 40个。体盘前部斜方形,在吻侧与眼后外侧缘凹入。为底层小型鳐类,一般体长为300毫米左右。栖息于浅海沙质底海域。常与孔鳐相混杂,其不同点,本种尾部结刺为1行,上下颌牙多于40个。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黄海和东海。


孔鳐Raja porosa Gunther体平扁,体盘略呈圆形或斜方形。体盘宽度大于长度,体重1000一5000克。尾平扁狭长,侧褶发达。吻中长,吻端突出,口大、横裂状,牙细小密列,齿面稍波曲,铺石状排列,雄体尖锐,雌体平滑。眼小呈椭圆形,其后具喷水孔,前鼻瓣宽大,伸达下颌外侧,后鼻瓣前部作半环形突出于外侧,形成一入水孔。背、腹面光滑。尾上结刺在雄性成体3纵行,在雌性成体5纵行,在幼体1纵行;头后结刺1~3个,头后第一结刺前面正中有一群椭圆形或直条状的粘液孔。体背部为褐色,腹面浅灰色或灰褐色,幼体肩区常具一暗色或浅色大圆斑,胸鳍里角上方常有一圆斑。腹面腹腔两侧具许多黑色粘液孔。背鳍2个,间隔小,位于尾的后部;胸鳍较宽,前缘与头部相连;腹鳍前部呈足趾状;尾鳍短小。温水性小型鳐,一般体长300~500毫米。分布于黄海和东海;朝鲜、日本沿海。栖息在较寒海区沙底,常浅埋沙中,露出眼和喷水孔,白日潜伏,晚上活动觅食。主要食蟹、虾等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小鱼等。卵生、每胎产1~2仔,休息一至数日再产。卵壳扁长方形,四角具角状突出,密具丝状粘性细条,附于藻、碎贝壳或石块上。刚孵出仔鱼体长约9厘米。为黄海和东海的次要经济鱼类,肉可食。

∷圆犁头鳐科Rhinidae

圆犁头鳐科Rhinidae,只有圆犁头鳐1种,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见于南海和东海。

∷尖犁头鳐科Rhynchobatidae

尖犁头鳐科Rhynchobatidae,有1属2种,产中国者有及达尖犁头鳐,为暖水性底层鱼类,见于南海和东海,摄食鱼类、贝类、虾、蟹和虾蛄等,卵胎生,每胎产6仔;个体较大,长可达2米以上,体重可达150~200千克,福建闽南渔场渔期在春夏季,产量不多。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48:46 | 只看该作者
下孔总目 Superorder Hypotremata

∷犁头鳐科 Rhinobatidae

犁头鳐科 Rhinobatidae体平扁而延长,体盘后大前尖,呈犁头形。尾平扁而渐狭小,每侧有一皮褶。我国常见的有许氏犁头鳐及斑纹犁头鳐为近海底栖鱼类,我国沿海均产。主要以甲壳类及贝类为食。卵胎生。肉可食用,皮的干制品为鱼皮,鳍可制鱼翅,头侧的半透明组织干制品为明骨,都是名贵的海味。

犁头鳐属,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各近海,有些进入淡水并在其中繁殖,中国有6种,常见有斑纹犁头鳐;许氏犁头鳐。栖息近岸浅海底层,或半埋沙土中;主食甲壳动物和贝类等,也食鱼类,卵胎生,胎儿具很大卵黄囊,卵簧管粗短,是其他渔业的兼捕性鱼类,广东曾进行港养;肉可食用,皮可干制成鱼皮,为名肴之一,背鳍和尾鳍可制鱼翅;吻侧的半透明结缔组织可干制为鱼骨,浸煮后膨胀,柔软可口,为珍贵食品。


颗粒犁头鳐Scobatus granulatus (Cuvier) 体平扁延长,一般体长1米左右、体重5至10千克。头和胸鳍基底连成一体盘呈犁头形。头长,吻三角形突出。口腹位,较小、平横裂,有唇褶。牙细小而多,排列为铺石状。眼大,上位。眼后具椭圆形喷水孔,后缘有皮褶。鼻孔短而斜裂。沿体背部正中线上有一行粗大结刺;眼上方和肩区每侧也各有2个结刺。吻狭长,口前吻长约为口宽的3倍。尾平扁,每侧具一皮褶。体背及腹面光滑,背面纯褐色、无斑纹,吻侧和腹面浅淡,吻的前部腹面具一黑色斑块。背鳍2个,中等大,呈三角形,黄色,第1背鳍位于腹鳍后方;胸鳍较狭长,前、后缘连续广圆,基底前部延伸达吻侧后部;尾鳍狭小,呈黄色。暖水性中小型犁头鳐,一般体长1米左右,大者可达2米余。栖息于近岸浅海,常把身体半埋藏于泥沙中。卵胎生。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

∷团扇鳐科 Platyrhinidae
团扇鳐科 Platyrhinidae体平扁且宽大,状如团扇,有二个小形背鳍,位于尾上,尾鳍狭小,上、下叶相等;我国产中国团扇鳐与林氏团扇鳐 ,林氏团扇鳐,体长约40~50厘米,为中国地方特有种,卵胎生,每胎产10余仔。分布南海和东海南部,肉味较差,除少数鲜销外,多制成干品。前者我国沿岸各海均产,后者产于福建、广东沿海。


中国团扇鳐 Platyrhina sinensis(Bloch et Schneluer)体平扁呈团扇形,开般体长30~50厘米、体重200~500克。体盘宽大于体盘长。尾平扁,粗大而长,每侧具一皮褶。吻端钝圆,吻软骨短。口横裂状,牙细小而多呈铺石状排列,有唇褶。眼小。有喷水孔,约与眼径等大。体背部中央自头后至第2北鳍前方有一纵行结刺,每侧肩区也有2对结刺。体背面棕褐色,腹面白色。背鳍2个,靠近尾部。 暖温性小型鳐类,一般体长在半米以内。喜栖息于泥沙海底,游泳缓慢,食小型甲壳类和贝类。为我国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49:03 | 只看该作者
下孔总目 Superorder Hypotremata

鲼形目 Myliobatiformes

鲼形目 (Myliobatiformes;eagle rays)体平扁,体盘宽大、圆形、斜方形或菱形。吻或短或长,无吻软骨。鼻孔距口很近,具鼻口沟(六鳃科例外),或恰位于口前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隅。胸鳍前延,伸达吻端,或前部分化为吻鳍或头鳍;背鳍1个或无;尾一般细长成鞭状,尾鳍上、下叶退化或尾稍粗短,具尾鳍。

鲼形目
  鲼科
  鹞鲼科
  牛鼻鲼科
  蝠鲼科
  魟科
  燕魟科


∷鲼科 Myliobatidae

鲼科:卵胎生,共有3属,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鲼属共约9种,中国只1种,分布于黄、渤海和东海。无刺鲼属有4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而不见于大西洋,中国皆产。

聂氏无刺鲼(横纹无刺鲼)Aetomylaeus nichofii(Bloch et Schneider) 体背面光滑,有蓝色横纹5~6条。牙平扁,多行,中央1行宽大。胸鳍与吻鳍在头侧分离。尾鞭状,无尾刺。背鳍起点与腹鳍基底终点相对。暖水性中小型鲼类。全长700~900毫米。尾细长,约为体盘长的3倍。为广东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鸢鲼(Myliobatis tobijei;eagle rays) 鲼形目鲼科鲼属的1种(见图),体盘宽约为体盘长的1.8~1.9倍,前缘圆凸,后缘浅凹,里缘圆凸,外角钝圆。吻宽短,圆钝,在雄性成体吻端稍延长而尖。眼椭圆形,上侧位。喷水孔上侧位,近斜方形,上缘向外扩展,盖于孔上;鼻孔只露出1入水孔,前鼻瓣连合为1长方形口盖,伸达下颌。口宽而横平。牙上、下颌各7纵行,正中牙宽大,侧行牙等边六角形。鳃孔5个,很狭小。胸鳍在头侧区与吻鳍相连续;腹鳍近长方形;背鳍1个,小型。尾细长如鞭,尾长约为体盘长的2倍,尾束1~3枚。体光滑,尾粗糙具细鳞。背面或花白,隐具暗色和浅色横纹。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沿海。
  
鸢鲼虽是底层鱼类,但运用翅膀状的胸鳍,在不同水层中游动。摄食底栖贝类、甲壳动物和小鱼。卵胎生。子宫壁具绒毛状突起,进入胎儿喷水孔,分泌营养液到胎儿口腔中。肉可食用。


∷鹞鲼科 Aetobatidae

鹞鲼科:只鹞鲼属共约3种,中国现有2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
无斑鹞鲼Aetobatus flagellum 胸鳍前部分化为吻鳍。体背面无斑点。牙平扁而宽大,上下颌牙各一纵行。背鳍小。尾细如鞭,尾刺发达,尾刺边缘有细锯齿。暖水性中小型鲼类。全长900-1600毫米。尾细长,约为体盘长的4倍。 为广东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只见于南海。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0:31 | 只看该作者
下孔总目 Superorder Hypotremata

∷魟科 Dasyatidae

魟科Dasyatidae:身体扁平菱形或扁圆盘形。头部与躯干愈合。胸鳍前部不分化为吻鳍或头鳍,背鳍单个或缺。尾较细长,似长鞭,尾上常具锯齿状长棘。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中的毒腺构成毒器,能刺伤人。尾细长如鞭,常有一---三枚尾刺,有毒,背鳍常消失。平时伏于水底或埋于泥沙中。食物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为主,有时也吃小鱼。也能用胸鳍作较快的游动,迁地觅食。 大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有些在夏秋季节洄游到高纬度海区,某些种类亦进入淡水。中国有3属,即沙粒属只1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只见于南海。条尾属分布与前同,约有4种,中国有2种,产南海和台湾。属世界性分布,约30余种,中国有10余种,常见有尖嘴、赤、中国等。

光魟 Dasyatis laevigatus Chu 体盘亚斜方形,背腹面均光滑,无结刺。吻前缘中央尖突。口底中部具乳突3个。牙小、铺石状排列。腹鳍近长方形。尾后半部细长如鞭,具1强刺。尾上下缘具皮膜。为暖温性底层虹类。体盘宽可达350毫米。尾刺基部具毒腺,被刺伤后疼痛难忍。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东海和黄渤海。


光魟


花点魟

花点魟Dasyatis uarnak,体背面密布圆形或不规则斑点。尾长为体盘宽3倍以上,尾部有一强棘,无皮膜;尾鞭上有横纹70余条,为暖水性大型魟类。体盘宽可达l米半以上,体大居魟类之冠。我国广东沿海较习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北回归线间。我国只产于南海。



赤魟(Dasyatis akajei;sting ray)全长约50~70厘米,重1500克,大者可达5000克以上。体盘平扁亚圆形;尾前部稍宽扁,后部细长加鞭;吻部稍尖突,吻长为体盘长的1/4;眼小;喷水孔位于眼后,约与眼径等大;口小,波曲,口底乳突5个;牙细小,铺石状排列;腹鳍后缘平切,前、后角钝圆;尾细长如鞭,尾长比体盘长2~2.7倍;具尾刺,在尾刺后方具一低的皮膜,长约与吻长相等,下方的皮膜软明显延长;幼体光滑,头后正中有一扁平结刺;成体自头后至尾刺前有一纵行结刺,后面几枚较大呈棘状;肩区各有一列结刺;体背面赤褐色,边缘浅淡,腹面白色。分布于中国东海和南海。也见于中国西江上游的南宁和龙州。朝鲜西南、日本南部、菲律宾沿海亦有分布。为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沙泥底质的海底。摄食贝类与甲壳类。用延绳钓或底拖网捕捞,产量多。肉可食。肝脏可制鱼肝油。
花点魟Dasyatis uarnak  体背面密布圆形或不规则斑点。尾长为体盘宽3倍以上,尾部有一强棘,无皮膜;尾鞭上有横纹70余条,为暖水性大型魟类。体盘宽可达l米半以上,体大居魟类之冠。我国广东沿海较习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北回归线间。我国只产于南海。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0:49 | 只看该作者
下孔总目 Superorder Hypotremata

∷燕魟科 Gymnuridae

燕魟科Gymnuridae:有燕魟属和鸢魟属2属。燕属约有1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现有3种。鸢属只1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见于南海。

燕魟科
      燕魟属
      鸢魟属


燕魟(上)赤魟(下)

燕魟属(Gymnura;butterfly rays) 鲼形目燕魟科的 1属,有10余种,体盘很宽,斜方形,宽比长大2倍余。尾细小而短,具尾刺。牙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喷水孔中大,位于眼后。口底无乳突,颚膜后缘细裂,平直不波曲。无背鳍和尾鳍;胸鳍前延,伸达吻端。卵胎生。左侧卵巢常较发达,具较多的卵,通常每一输卵管有一胎儿,偶有2~3胎儿。胚胎早期发育阶段,卵黄外有1草绿色薄膜,末端有褶皱,不久破膜而出。胎儿具外鳃丝和卵黄囊,发育过程中部分营养来自卵黄。但大部分来自密布子宫内壁的绒毛突起所分泌的营养液,这些成簇的细长绒毛延伸入胎儿喷水孔或口,分泌“乳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有3种。①日本燕魟,尾长约为体盘长的一半;体上具黑色小斑和大型斑块(见图)。②双斑燕魟,眼侧后方具2个白色斑块。③花尾燕魟,尾长几与体盘长相等;体上具白色小斑点。前两种各海均产,后者产南海。这3种中以日本燕魟产量最大,体宽普通60~90厘米,大者达2米,重约50千克。肉味美。

∷牛鼻鲼科 Rhinopteridae
牛鼻鲼科 Rhinopteridae:卵胎生,只牛鼻鲼属 Rhinopterus,约10余种,中国现时有2种,见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蝠鲼科Mobulidae
蝠鲼科Mobulidae:约有4属。中国有2属4种:蝠鲼属Mobula有3种;前口蝠鲼属Manta1种。均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1:16 | 只看该作者
下孔总目 Superorder Hypotremata

电鳐目 Torpediniformes


电鳐目 (Torpediniformes;electric rays)有2科。头侧与胸鳍间具一很发达的卵圆形发电器官,由鳃节肌细胞分化集迭而成。产西大西洋的2种电鳐发电器官占体重1/6。发电的电位低者8~17伏,高者达220伏,足够麻痹一个成人。眼小,少数深海种类眼退化。鼻孔近口但与口完全分开,前鼻瓣后缘连合为一很宽的口盖。口小或中大。鳃孔小。眶前软骨扩大,分成多枝,向前伸达吻端。吻软骨2或1个,前部分枝。背鳍及尾鳍端部具角质鳍条;胸鳍与腹鳍的端部无角质鳍条。体柔软,一般光滑。最大个体长可达1~2米,重90千克;单鳍电鳐属体长小于0.3米。卵胎生。行动缓慢,底栖,常将身体埋在泥沙中,大多生活在潮间带。深海电鳐属栖息较深海中。电鳐类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肉松软,经济价值不大。

电鳐目
  电鳐科
  坚颌电鳐科

∷坚颌电鳐科 Narcinidae

  坚颌电鳐科 Narcinidae,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有2属2种;①单鳍电鳐属Narke,只日本单鳍电鳐,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和日本南部沿海;②坚皮单鳍电鳐属Crassinarke,只坚皮单鳍电鳐,分布于南海、东海南部及日本南部。

  无鳍电鳐科只1属1种,分布于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南部沿岸。

∷电鳐科 Torpedinidae

电鳐科 Torpedinidae体盘较厚,近圆形,头与胸鳍之间具蜂窝状发电器官(为六角形肌肉细胞组成),能发电、捕食(以电流击昏捕食对象)和防御敌害,背鳍一---二个或消失。食底栖环节动物和甲壳类。卵胎生。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食用价值小。常见的有日本单鳍电鳐和了氏双鳍电鳐。 中国有3属;①电鳐属有10余种,分布于北大西洋西岸,阿根廷北部沿岸,东太平洋、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沿海;中国只1种,产南海;②深海电鳐属约有3种。分布于美国东岸、古巴北岸和阿拉伯海、南海;中国只有1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③双鳍电鳐属约有7种,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西部各沿岸海区;中国产3种,均只见于南海。


黑斑双鳍电鳐 Narcine maculata (Shaw) 背鳍2个,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后端相对。体背面密布小斑点和大圆暗斑。腹鳍后缘不与尾部相连。暖水性种类,为电鳐类中个体较大者,全长300~450毫米。在体盘两侧有受神经支配的能发电的肌肉柱。发电可以自卫或麻痹对方作食饵。为广东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仅产于南海。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1:39 | 只看该作者
全头鱼亚纲 Subclass Holocephali

全头鱼亚纲 Subclass Holocephali头大而侧扁,尾细,两侧有鳃裂四对,外被一皮膜状鳃盖,仅一对鳃孔通体外, 体光滑无鳞,侧线发达。尾细长成鞭状,歪型尾。本亚纲因上颌骨与脑颅互相愈合而得名全头类,是一原始的、为数不多的深海鱼类群。无泄殖腔,泄殖孔与肛门分别开口于体外,雄性除有一对鳍脚外,尚有一对腹前鳍脚(腹交配器)和一额鳍脚(头上交配器)。这一小类群的成员,是以鼠鲨、银鲛、怪鲨和鬼鲨的名称而著名的,至少在300万年前(石炭纪或泥盆纪)就从板鳃类分出来的一个畸形残支。第一次发现银鲛化石是在株罗纪,在白垩纪和三叠纪的早期(120一50万年前)达到顶峰从此以后一直衰退。

今天尚存的总数约25种。在解剖学上,它们具有象鲨鱼和硬骨鱼的奇怪混合特征。颌上大齿板代替口腔的牙齿。上颌与颅骨完全愈合这是鱼类最罕见的发育。它们的食物包括海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甲壳类和鱼类——总的来说,这样一种特殊磨齿适于吃混合食物。银鲛不是商品鱼,所以很少被捕捞。它们的形状奇异而美丽,珍珠样的彩虹色身体和鲜艳的绿宝石色眼睛,唯一见即信服。

全头鱼亚纲
  全头总目
    银鲛目

银鲛目 Chimaeriformes

银鲛目 Chimaeriformes体稍侧扁,上颌与脑颅愈合,齿愈合成为宽阔的齿板,有二个背鳍,第一背鳍有一能自由竖立的硬刺,尾细长如鞭,体表光滑无鳞,雄性有交配器。我国产银鲛科 黑线银鲛平时栖息深海,冬季洄游至近海。我国沿海各地均产。食物以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主。



银鲛目
      叶钩吻银鲛科
      银鲛科
      长吻银鲛科
      新尖吻银鲛属
      长吻银鲛属
      尖吻银鲛属


黑线银鲛 Chimaera phantasma Jordan et Snyder体侧扁,向后细小。口腹位,上颌与脑颅愈合。外鳃孔1个,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背鳍2个,以低膜相连;第一背鳍具一硬棘,后缘上部具锯齿;两颌齿呈板型的喙状物。背鳍棘活动,能竖垂,第二背鳍低而延长,或短而三角形,与尾鳍上叶以凹刻相隔。胸鳍宽大。尾鳍鞭状。尾歪形,下叶比上叶大,尾椎轴稍上翘;或圆形,尾鳍上、下叶约相等,尾椎轴平行;或线形。无泄殖腔。雄鱼除鳍脚外,具1对腹前鳍脚和1个额鳍脚。体光滑,有时幼体头及背上具盾鳞。雄体除鳍脚外,还具腹前鳍脚及额鳍脚。卵大,圆筒形或椭圆形。肠具3~3.5螺旋瓣。心脏的动脉圆椎具3列瓣膜。鳃丝与鳃间隔几等长。鳃裂4对,外被一膜状鳃盖,后具一总鳃孔。上颌与脑颅愈合。无椎体,脊索不分节地缢缩;腰带的左、右两半部分分离。无泄殖腔。体内受精。呼吸时水流主流主要经鼻孔的鼻口沟至口内,口一般闭合。游泳缓慢,依靠身体后部,第二背鳍和尾部波动前进。胸鳍起推进和平衡作用。温水性底层鱼类。体长一般为600~800毫米,大者可达1米以上。游泳缓慢。我国沿海尚属习见。黄海以春、冬两季产量较多。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食贝类、甲壳类和小鱼。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3:38 | 只看该作者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二、硬骨鱼纲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最多的一类,有2万种以上,大部分生活在海水域,部分生活在淡水中。
其主要特征是:
①骨骼不同程度地硬化为硬骨。
②体表被硬鳞、圆鳞或栉鳞,少数种类退化无鳞。皮肤的粘液腺发达。
③鳃间隔部分或全部退化,鳃丝直接长在鳃弧上,鳃裂四对,一般鳃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骨质的鳃盖遮护,从鳃裂流出的水,经鳃盖后缘排走,多数有鳔。
④鱼尾常呈正型尾,亦有原尾或歪尾。
⑤大多数体外受精,卵生,少数在发育中有变态。尾多为正型尾。现在生存的鱼类绝大部分属这一纲,本纲又可分为四亚纲, 肺鱼亚纲、总鳍亚纲、腕鳍亚纲、幅鳍亚纲。

除了硬骨鱼之外,我们不能在其他主要动物类群中看到更好的适应辐射例子。它们能适应于任何一种水域环境除了最不适宜的、完全荒凉的地方。仅从体型上看就可表明适应这些不同的环境。有的呈纺锤状流线型,其他则为减少摩擦的体型。肉食和海洋的种类有整齐和延长的身体,有力的层鳍和便于迅速追逐的机械条件。在水底缓慢觅食的类型,便于海底运动和生存而呈平扁身体。鳗鲡的细长体型是适应于泥土和卢苇生境的,以便钻洞和在裂缝中蠕动。有些如海龙,体型呈鞭状,因而易被当作漂流在水中的海洋藻细丝。有很多奇怪的体型朗显地是由于躲避捕食者或为隐藏而形成的拟态适应。以上所举的少数例子足以说明硬骨鱼由于在不同水域环境防御、攻击、觅食 航行和生殖,而在生理和解剖上具有专门化的惊人打扮。

特征

(1)骨路或多成少是硬骨,是原始骨骼的代表。脊椎骨数目多;脊索部分仍存;尾一般为正尾。
(2)皮肤有粘液腺和嵌入真皮的三种鳞片,硬鳞、圆鳞或节鳞,有的无鳞没有盾鳞。
(3)鳍有单个,有成对,具软骨和硬骨的鳍条。
(4)口端位,多齿(有的无齿);颌存在;嗅囊成对,开口或不开口于口腔。
(5)呼吸用鳔,由硬骨鳃弓支持并由共同鳃盖遮住。
(6)常具鳔, 与咽相通的鳔管有或无。
(7)循环系统包括两室的心脏,心脉,大视叶和小脑,10对脑神经。
(8)神经系统的脑,有小嗅叶和大脑;大视叶和小脑,10对脑神经。
(9)两性分开;性腺成对;一般为体外受精;幼鱼形态可与成鱼大小不相同。

硬骨鱼的大小悬殊。鲤科鱼有的不到2厘米长,有的可超过3米长。箭鱼是最大的,体长可超过4米。但大多数鱼的长度都在2—30厘米之间。

硬骨鱼纲
肺鱼亚纲
总鳍亚纲
腕鳍亚纲
幅鳍亚纲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4:00 | 只看该作者
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肺鱼亚纲Dipnoi

  肺鱼亚纲Dipnoi为硬骨鱼中古老而形态特殊的一支淡水鱼。它最早出现在下泥盆纪,曾经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球,其后大多数绝灭了。现在生存的只三属肺鱼,分别分布于澳洲、非洲和南美洲等热带河流里。

  肺鱼亚纲一方面具有许多类似软骨鱼的特点:如大部分骨骼是软骨,仅头顶部有少数膜原骨,没有次生颌。终生保留发达的脊索,脊椎骨无椎体,仅有椎弓和脉弓。心脏有动脉圆锥。肠内有螺旋瓣等构造;另一方面具有高度特化、适应于缺氧和经常发生干涸的热带水域生活的特点:

1.有内鼻孔通口腔,鳔有管通入食道。鳔能执行肺的功能(鳔内壁有许多泡状囊来扩大呼吸的面积,与陆生动物的肺相似)。与鳔(肺)呼吸相联系,心脏的构造相应地发生变化。心房被不完全的隔分为左右两半,由鳔(肺)回来的血流入心房的左边,从身体回来的血液流入心房的右边,达标志着最原始的双循环(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首次出现。心室前有动脉圆锥,其内也被一纵隔分为两条道路;一条输血入第一、二入鳃动脉,另一条输血入第三、四入鳃动脉。通入鳔的动脉来自第四对出鳃动脉(第六对动脉弓),与陆生脊椎动物的肺动脉同源。鳔(肺)静脉直接回心脏(一般硬骨鱼的鳔静脉入后主静脉)。除有后主静脉外,尚有后腔静脉,这和一般鱼类不同,而和陆生脊推动物相同。


2.双列式偶鳍:由一连串骨骼连接而成的基鳍骨作为中轴,辐鳍骨沿两侧对生,这样的偶鳍在离水时不能支撑和移动身体。

3.板状的牙齿适于挤压无脊椎动物的甲壳(食物是以水底甲壳类为主)。

肺鱼在动物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研究现代肺鱼的结构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我们了解脊椎动物由水上陆肺呼吸发展的过程。在未确定陆生脊椎动物起源于总鳍鱼以前,肺鱼首一度被认为是陆生脊推动物的祖先。但由于它的偶鳍的构造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肢差别很大,很难想像出由它们能进化为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可是,古代的肪鱼和古代的总鳍鱼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出现的时代和生活地区也相似,后来肺鱼转向以水底无脊椎动物为食的特化道路,总鳍鱼则仍沿着灵活运动,食鱼的营养方式,成为进化的主干。

肺鱼亚纲
      角齿鱼目
      美洲肺鱼目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4:22 | 只看该作者
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角齿鱼目(单鳔肺鱼目 Ceratodontiformes)

角齿鱼目
      角齿鱼科

∷角齿鱼科
      澳洲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 属单鳔肺鱼目 Ceratodontiformes,澳洲肺鱼科 Ceratodontidae ,是现代肺鱼中最大的种类。体长约125厘米,重达10千克。体呈长梭形,覆盖大而薄的圆鳞。胸鳍、腹鳍呈叶状,其肉质部分具鳞,背鳍、尾鳍、臀鳍相连为一。鳔很长,不成对,鳔内有两条纤维带,一背一腹将鳔分为左右两部分,并在两侧形成许多对称中隔,将鳔分隔成许多对称的小气室(肺泡)。鳃5对,很发达。




      澳洲肺鱼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它可以用鳃和鳔(肺)同时进行呼吸,也可以单独地使用肺或鳃呼吸。喜生活于水流平缓、草木丛生的河流、池塘中。夏季,池水常因逐渐干涸和植物残体的腐败而极端缺乏氧气,此时其他鱼大量死亡,澳洲肺鱼却可用肺呼吸以维持生存。这种肺鱼能在不流动和缺少氧气的水中生存,通过浮出水面并吸入空气到它的单一肺中,但它不能完全离开水而生活,秋季池塘中充满了新鲜的水,含有大量氧气,它们又可通过鳃进行呼吸。
  澳洲肺鱼产卵期很长,一般以9~10月为旺期。卵大,卵径6~7毫米,具胶质膜,无粘性。卵产于植物中间,一部分沉入水底。和肺鱼类其他现代种类的不同点是澳洲肺鱼的幼鱼无外鳃,也无粘合器官。幼鱼以丝状藻等为食,成鱼则以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幼虫、蠕虫等为食。澳洲肺鱼是保护动物。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4:38 | 只看该作者
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美洲肺鱼目(双鳔肺鱼目 Lepidosireniformes)

美洲肺鱼目(双鳔肺鱼目 Lepidosireniformes) 由于能营呼吸作用的鳔(肺)为双叶,所以也称为双肺类。有2科2属4种。体延长近似鳗形;偶鳍退化,呈鞭状,其上无鳞片和鳍条;鳃部分退化,鳃弓5对或6对;幼鱼具羽状外鳃;体被细小圆鳞。生活在河流或缺水且有时完全干涸的沼泽中。其他结构特点与角齿鱼目类似。本目包括2科:美洲肺鱼科(泥鳗科)和非洲肺鱼科(原鳍鱼科)。前者仅1属1种,即美洲肺鱼,分布于南美洲亚马孙河和拉普拉特河流域;非洲肺鱼科有1属3种,分布于非洲热带淡水中。

美洲肺鱼目
      美洲肺鱼科
      非洲肺鱼科

∷美洲肺鱼科


      美洲肺鱼(Lepidosiren paradoxa;southamerican lungfish)体呈鳗形,被覆埋于皮下的细小圆鳞;胸鳍、腹鳍极端退化,只留1根分节的主轴骨,呈鞭状;鳃弓5对,鳃裂只有4对。在所栖水域开始干涸时,便部分地改为肺呼吸;当完全干枯时,就钻入淤泥中,进入休眠状态,完全用肺呼吸。干旱期过后,水位恢复,肺鱼就从泥中钻出,进行生殖。卵产在水底挖出的穴道中,雄鱼留在其中,守候受精卵到孵化成幼鱼。在此期间,雄鱼的腹鳍肥大,生出许多具有丰富血管的丝状物,可自血液中分离氧气,有利于其幼鱼的孵育。幼鱼两侧有4对羽状外鳃,外鳃存在期很短。以各种动、植物为食,其中以软体动物为主。只分布于南美洲亚马孙河及拉普拉特河流域。食用价值不大,在学术研究上有较重要的意义。

∷非洲肺鱼科

      非洲肺鱼属(Protopterus;african lungfish)是非洲肺鱼科的唯一属,体长形,被覆较小的圆鳞。偶鳍退化,呈鞭状,其主轴骨的一侧具支鳍骨或仅存主轴骨。鳃弓6对,鳃裂只有5对。鳔很发达,整个鳔的前端部分合并为单室,长度很短,随即分开成对,达体腔后端;鳔内中央腔的侧壁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气室(肺泡),各小气室又复分为许多小气囊(肺小泡),构造与陆生动物的肺十分相近。
  只生存于非洲热带淡水中。在干旱期钻入泥中。由皮肤分泌很多粘液和泥混合,形成一个坚硬的泥壳,有一个或几个孔和外界通气,鱼在其中进入休眠状态,直到下次降雨时才复苏。产卵期一般在雨季开始时,它们在水底挖有坑状的巢穴。雄鱼保护鱼卵和仔鱼。仔鱼具有外鳃和粘合器官,在鳃盖形成后,仍有3对外鳃伸出体外,直到成体时才消失,但仍留其痕迹。以各种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为食。
  连鳍非洲肺鱼分布于塞内加尔到乍得、东非及赞比西河;埃塞俄比亚非洲肺鱼分布于白尼罗河到坦噶尼喀湖;多洛氏非洲肺鱼分布于刚果河及加蓬。研究脊椎动物由水内到上陆的演化过程,肺鱼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4:55 | 只看该作者
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总鳍亚纲Crossopterygii


空棘鱼

      总鳍亚纲Crossopterygii(腔棘鱼亚纲 Subclass coelacanthimorpha),本亚纲鱼类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时期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人们一直认为,总鳍鱼在白垩纪已经完全绝灭了。但是,1938年在印度洋南非沿岸70m水深处,竟捕捉到一条现存的总鳍鱼,命名为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图5-54)属腔棘目(Caelacanthiformes)。当时曾轰动一时,偶鳍为带鳞的肉叶,内部骨骼的排列与陆生脊椎动物肢骨的排列极为近似,被称为活化石。直到1952年才捕到第二条,至今已陆续捕到100多条,均在科摩罗岛附近捕捉到。 腔棘鱼亚纲的其他类群已全部在地球上绝灭,矛尾鱼是经历了漫长地质年代而残留的活化石,过去只能从化石了解它们。通过对矛尾鱼的比较解剖研究,有助于探索最初两栖动物是由哪种鱼演化来的。

总鳍亚纲
骨鳞总目
腔棘鱼总目
腔棘鱼总目
腔棘鱼总目
腔棘鱼目

∷矛尾鱼科
  

尾鱼 Latimeria chalummae

矛尾鱼的全长约为0.75m—2m,重13kg—80kg。生活在水深200m—400m的海洋礁石中,游动迅速,以冲刺方式捕食,专吃乌贼和其它鱼类。体呈金属蓝色,偶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外面还覆有鳞片。卵胎生。近年来,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报导,曾解剖了一条全长1.6m,捕捞时出水重量为65kg的雌性矛尾鱼,发现在它的右侧输卵管内有5条平均30cm长的带卵黄囊的幼鱼,证明了它是卵胎生的。

总鳍鱼和肺鱼一样,不仅有鳃,且有鳔(肺)。化石种类尚有内鼻孔,证明它们能进行鳔(肺)呼吸。和肺鱼不同的地方是总鳍鱼的偶鳍构造较特殊,偶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外覆有鳞片。鳍内的骨骼构造和陆栖脊椎动物的四肢骨骼构造相似。
  古代的总鳍鱼和肺鱼生活在相同水域环境中,当时气候干燥,水中有周期性缺氧的情况,总鳍鱼能用鳔(肺)呼吸空气。河床干涸,迫使它用偶鳍支撑身体,在植物茎杆上和干涸的水底移动,转移到另外有水的地方去生活。这样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从水中生活的总鳍鱼,逐步进化到能在陆上生活的两栖类。在中生代有一支转移到海洋中生活,象矛尾鱼就是这类残存的种类。其它大部分因不能适应当时的剧烈的环境变化而绝灭。
  但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用我国云南省东部,泥盆纪早期的骨鳞鱼类——杨氏鱼Yangolepis piaecursor的头骨化石,运用连续磨片技术,并与其它骨鳞鱼类的头骨化石相比,



矛尾鱼
首次报导鼻腔底部虽有一孔,但不是内鼻孔,发现此孔的中部被前上颔骨及锄骨覆盖,而只是在前上颌骨的侧方通向外界。而且象卵圆窗,耳柱骨的足板及鼻泪管等这些结构,也可能不存在。这一报道已引起世界各地学者的重视,如得到进一步公认的话,则有关四足动物的起源,将可能会重新引起争论。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2:56:03 | 只看该作者
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体形似鲨,具长吻。 是比较古老的类群,体形较大,呈纺锤形。皮肤裸露或被覆5行硬甲(硬鳞)。体被五行硬鳞(纵行骨板),除尾鳍上叶有棘状鳞外,完全无鳞,尾为歪型尾,骨骼大部分为软骨,仅头部有几块膜原骨的硬骨,脊索终生存在,脊椎骨无椎体,仅有椎弓和脉弓,有骨质鳃盖,鳃间隔开始退化,具动脉因锥,肠内有螺旋瓣等。分布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水域中,现仅存少数几种。  

鲟形目
  鲟科
  匙吻鲟科

∷鲟科 Acipenseridae
 
      鲟科 Acipenseridae体被五纵列骨板,有吻较短,能用尖长的吻来搅动泥沙,口在腹面,善于伸缩,便于摄食,口前面有四条触须,喜食水底无脊推动物和小鱼。头长不到体长的1/3。无齿。口前具触须2对。奇鳍悉具支鳍板。我国常见的有中华鲟。北半球淡水溯河性鱼类,每年上溯到长江上游产卵,鲟鱼卵大,为名贵的食品。幼鱼在江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回到海中。现四川省应用经养催产法获得成功,为人工繁殖鲟鱼,扩大大型水库的养殖对象打下了基础。我国还有淡水定居的鲟鱼如达氏鲟和史氏鲟。鳇左右鳃孔在峡部会合。



  鲟科有4属23种。中国有2属;鳇属鳃膜互连且游离,有2种,中国有1种。鲟属鳃膜连鳃峡,分离,有16种,中国有6种。匙吻鲟科仅有2属2种,匙吻鲟分布于密西西比河水系,中国产白鲟。鲟、鳇(古名鳣)及白鲟(古名鲔),周初皇帝即用以祭祖祈福,视为食中珍品。



      中华鲟(xún)江里出生,海里成长,洄(huí)游于咸、淡水之间,并因此闻名于世。每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都会有成年中华鲟(雄鱼11岁,雌鱼14岁)从东海进入长江,它们逆水而上,一直游到四川宜宾附近的金沙江一带,然后在此生儿育女。大多数小生命成为黄鲟、铜鱼的美味佳肴,只有极少数可以孵化存活,并顺江漂流入海。十年之后,长大的鲟鱼仍然记得幼年的旅途,像它们的父辈一样逆流而上。中华鲟“少小离家老大回”,阔别家乡十几年,仍能顶着滔滔江水逆游两千公里回到故里。它们是否有特殊的导航本领呢?科学家对此很感兴趣。
  
      中华鲟(xún)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是大型经济鱼类,长3米多,重500多公斤,全身都是宝。它们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吃动物性食物,蚊子、蜻蜓的幼虫,水生昆虫以及软体动物和小鱼,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
  
      个性:鲟科动物属软骨硬鳞类,2亿年前是它们的鼎盛时期,其资格比恐龙还要老,所以中华鲟也被称为“活化石”。  
  
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Dabry’s stur-geon)鲟形目鲟科鲟属的1种(见图)。又名沙腊子、小腊子。体延长呈梭形;吻尖长,吻腹面中央有须4条;尾歪形,体具5纵行骨板状大硬鳞;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左右鳃孔分离。外形与中华鲟相似,但成鱼体长较短,体重较轻;鳃耙呈三角形薄片状,33~54;幼鱼皮肤粗糙,体背部灰黑或灰褐,侧板和腹板间体色乳白,其间侧板下方体色无过渡区。分布于中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湖泊。



  是纯淡水生活的种类。中国长江中游沙市以上到金沙江下游较习见,亦进入大型湖泊。生殖群体4~7龄()或5~8龄(♀)。产卵期3~4月,水温15~17.5℃。怀卵量6~13万。卵径2.8~3.3毫米。主要产卵场在沪州至金沙江下游。1龄鱼体长0.39~0.47米,重0.5~0.7千克;2龄鱼0.49~0.65米,重1~1.8千克;3龄鱼0.64~0.7米,重2~2.7千克;4龄鱼0.71~0.85米,重3.3~5.3千克。幼鱼以水生寡毛类、蜻蜓幼虫、双翅目幼虫,摇蚊幼虫和小鱼等为食。较大幼鱼和成鱼以腐殖质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产卵期一般停食。是长江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

  鳇 (Huso dauricus;husosturgeon)鲟形目鲟科鳇属的1种。一般体长2~3米,重200~400千克;最大个体长达5米以上,重达1000千克。体长梭形,被5纵行骨板状大硬鳞。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与鲟类的区别在于口裂宽大,呈新月形。鳃盖膜游离;左右鳃孔相连。须侧扁。背部黑青色,两侧黄色,侧硬鳞骨板黄褐色(见图)。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下游,为黑龙江流域的名贵鱼类;黄河口附近的烟台也有过记载。

  为江河的底层鱼类。喜生活在砂、砾粒质水底。常分散活动。平时多栖息在汇流及回水中,冬季在深水越冬。性成熟年龄16~17龄,长约2300毫米(♀)。产卵期5~6月。产卵场在砂质底、水流平稳、2~3米深处。怀卵量约38.34万~328万粒。卵径2.5~3.5毫米。卵灰黑色、粘性。受精卵在水温15~17℃时7天孵化。年龄20~35龄,一龄前幼鱼摄食底栖动物及昆虫幼虫;一龄后转食鱼类,以鲍类为主,其次是鲤、鲫、雅罗鱼等。食量较大。

∷匙吻鲟科 Polyodontidae

      匙吻鲟科 Polyodontidae:体表皮光滑无鳞。吻较长,头长为身长的一半。齿多而形小,触须1对。尾鳍具支鳍板。如白鲟Psephurusgladius(Martens),为我国特产鱼种,吻形长如象鼻而得名象鱼,重可达千斤以上,肉味肥美, 口大,下位且能伸缩。春季长江产卵,为我国特产,布在长江和钱塘江。

  白鲟(Psephurus gladius;chinese paddle-fish)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的1种,以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象鼻鱼、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吻长剑状,前端狭而平扁,基部且肥厚;吻腹面有须2条。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



  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偶进入沿江大型湖泊。性成熟年龄7~8龄、重25千克(♀)以上;雄鱼成熟稍早。产卵期3月下旬至4月。卵灰黑色,球形。卵径2.1毫米、沉性。怀卵量可达20万。产卵场在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底质为乱石、水深10米以内,流速约0.49米/秒,溶氧8毫克/升,pH8.2,透明度39厘米,水温18.3~20.0℃。在四川境内1龄鱼体长约0.1米。体重增加较快,最重可达500千克以上。但一般较大的是100千克以上。饵料以鱼类为主。

  白鲟是中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被列为珍贵保护动物。为现存于世界的仅两种本科鱼类之一,另一种为匙吻鲟,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本科鱼类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et86宠物论坛

GMT+8, 2024-5-15 16:58 , Processed in 0.21259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