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宠物猫-pet86宠物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alos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29届美国西敏寺全犬种大赛 视频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7-4-4 23:35:3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122#
发表于 2007-4-12 18:33:44 | 只看该作者
:Smilies07
123#
发表于 2007-4-13 04:14:40 | 只看该作者
:Smilies16
124#
发表于 2007-4-13 23:51:59 | 只看该作者
556875488888888
125#
发表于 2007-4-15 03:00:38 | 只看该作者
asss
126#
发表于 2007-4-22 02:38:50 | 只看该作者
先看看学习学习,谢谢楼主!
127#
发表于 2007-4-23 14:11:36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到
128#
发表于 2007-5-2 09:42:47 | 只看该作者
lihai
129#
发表于 2007-5-6 04:22:17 | 只看该作者
我看看
130#
发表于 2007-5-6 09:40:19 | 只看该作者
OK
131#
发表于 2007-5-6 18:29:24 | 只看该作者
藏獒.
132#
发表于 2007-5-6 18:32:44 | 只看该作者
散步
一日三次、每次30分钟的散步,是一只健康犬除了平常锻炼之外最基本的运动。在院子里的奔跑不能代替外出散步,因为院内活动无法接触到外界。犬需要用嗅觉感受外界,也需要见见其它的同类。
骑车
(图1:犬在车边踱步前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首先要提醒的是,在犬只的身体完全发育成熟(约1岁)之前,不要骑自行车带犬外出。骑车外出时,让犬在自行车右侧活动,同时要记得栓好牵犬带。第一次骑10分钟就够了,以后逐次延长骑车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超常行程会对犬只身体造成损害,因为被骑车人牵引的犬无法调整合适自身素质的步速。如果犬只已经能够服从牵犬者的所有口令,并掌握了随车小跑的技巧,而且正好身处农村地区,那么牵犬者可以松开牵犬带。
搜寻
这个游戏需要两个人参与,而且两人都须为犬熟悉的人。具体步骤是:让犬站在一人身后,另一人迅速走开,躲藏到树后,沿途每隔几步可以用食物做记号。藏好后,让前者发出“去找”的口令,犬即开始搜寻。如果找到躲藏者,应该给予夸奖。
比赛训练
此训练通常包括以下四种训练活动:
1.服从训练
2.跨栏跑
3.迂回跑(在一列竖立的标杆中迂回前进)
4.超越障碍训练
2和第4项训练的重点在于纠正错误和提高速度,训练过程中,牵犬师应该始终伴随在犬只旁边。
敏捷性训练
(图2:这个障碍考验犬的勇气和敏捷性,初训时动作要慢,并系好牵犬带。)
(图3:训导员手拿食物作为诱导物,能使犬尽快提高速度和敏捷性。)
敏捷性训练源自英国,对犬和人都能起到锻炼作用。
超越障碍训练:即犬只在牵犬师的指挥下,以最快的速度超越人为设置的重重障碍,并且不犯错误。与比赛训练不同的是, 在这里,训导员要和犬保持一段固定距离并加以控制,而在比赛训练中,训导员必须不离犬只左右。
飞球
飞球运动源自美国,活动要求参与者分为两组,每组4只犬,同时开始。每只犬根据其牵犬员发出的口令,连克4个小障碍:踩下发球机器的踏板,接住被机器投出的球,带球返回,途中跨越四重障碍,最后冲过底线。如果第一只犬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那么返回后同组的下一只犬便可以进行接力,重复以上动作。所有犬最快完成所有动作并且未出错的一组获胜。
竞争类运动:安全犬测试
在德国,一只德国牧羊犬若要被批准允许繁殖,首先必须通过1级安全测试。
1、
从属性(满分100分):

根据评分标准,犬只服从性和敏捷性测试的评判相当严格,主要看犬只完成动作的准确度,以及其主动性。
2、搜寻(满分100分):
(图4:利用嗅觉搜寻物品――这个训练可以与任何一次散步活动结合进行。)
在草坪或者野外进行,让助理人员在地上划出一道曲折的气味线迹,沿着线迹放一些小物品。等待一段时间后,给犬系上10长的牵犬带,然后让其用鼻子搜寻气味线迹,找出地上放置的物品。审察员评分主要是看犬只完成任务的精确程度。
3、安全防卫测试(满分100分):
测试要求犬只找出躲藏的假象敌,与其对峙,并对其吠叫,同时要抵抗来自该人的攻击,如果对方逃走,犬须进行追捕。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出现失误则需要扣分,例如犬只与假象敌对峙时咬伤了对方。
评判者提醒:我们多次强调,对犬只进行安全防卫训练,会增强它们对人类的主动攻击性。
一个合格的训导员会利用犬的“追踪”的天赋加以引导和训练,将之进一步改造成为“捕获”的能力。
而不合格的训导员可能会在无意中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去提高犬的反抗性,但也有一部分训导员是故意如此――甚至是在犬主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为了达到训练目的而不择手段。
重点提示:想训练自己的犬护家的人,最好事先观摩其它犬的训练实况,评估一下自己和自己的爱犬是否达到了训练的要求,再做出是否开始训练的决定,因为半途而废的训练对犬是非常不利的。
133#
发表于 2007-5-6 18:34:59 | 只看该作者
为防止犬发生意外事故,训练犬不要吃陌生人给予的食物。
  口令:"非"。
  在犬欲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时,发出"非"的口令,并伴以猛拉牵引带予以制止,使犬对口令形成条件反射。同时,在平常的饲养管理中不断巩固训练效果。   训犬者将犬牵引于安静的场地,让助训员自然地接近犬,并给予食物,如犬欲表现吃时,助训员就轻击犬嘴,然后再次给犬吃,若犬仍有欲吃的表现,再给予较强的刺激。此时,训犬者就发出"叫"的口令,并佯打助训员,给予助威,以激起犬的主动防御反应。当犬对助训员表示吠叫,助训员应立即逃跑,训犬者对犬进行奖励。如此反复训练,直至对它形成条件反射。
134#
发表于 2007-5-6 18:35:49 | 只看该作者
一)目的 培养犬根据犬主的指挥,靠近犬主左侧并排前进的能力,并保持在行进中不超前不落后的正确姿势。

(二)口令 “ 靠 ”。

(三)手势 左手自然下垂轻拍左腿部。

(四)训练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使犬对“ 靠 ”的口令和手势形成基本的条件反射,选一清静的环境,犬主带犬游散片刻,先让犬排除大小便和熟悉环境,然后用左手拉住牵引带,随即唤犬的名字,以引起犬的注意,并发出“ 靠 ”的口令,同时用左手把牵引带向前一拉,以较快的步伐前进,或以较大圈的形式使犬随行。每次训练随行的行程,一般不能少于100至150M。最初训练可让犬走里圈,待有一定基础后再改走外圈。

训练初期,由于犬还没有养成靠在犬主左侧随行的习惯,也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影响,可能出现超前,落后或斜行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犬主应及时发出“ 靠 ”的口令,同时伴以扯拉牵引带或利用足以引起犬兴奋的物品进行逗引,促使犬靠到正确的位置。如犬能正确随行,即发出“ 好 ”的口令或用抚拍奖励。

通过反复训练后,为考查犬对口令的条件反射是否形成,犬主在犬随行中把牵引带放松或拖在地下,犬如超前或落后,即发出“ 靠 ”的口令,如果犬能立即靠到正确位置上来,就表明犬对口令的基本条件反射已经形成。

在这步的训练中,还必须使犬对随行的手势形成条件反射。方法是在随行时,把牵引带放长一些,拿在右手,使犬有脱离正确位置的可能和便于犬主使用手势。在使犬形成手势的条件反射时,必须以口令为基础,即在作出手势的同时要发出口令,必要时还应伴以扯拉牵引带的刺激,通过这样多次的结合训练,犬就能对手势形成条件反射。

当犬能根据“ 靠 ”的口令和手势,不需用牵引带控制,就能正确地与犬主随行时,即可转入下一步骤的训练。



第二步:提高随行能力。训练方法是以各种不同的步伐和变换行进方向( 如快步,慢步,停步,左右转弯等 )进行训练。当犬主要变换步伐或方向时,应先发出“ 靠 ”的口令并扯拉牵引带。如果要减慢速度,就将牵引带向后拉,向左转弯时,将牵引带向右后方拉或持着不动,向右转弯时,就将牵引带向右前方拉。在这种机械刺激的影响下,犬如能很快地随着犬主的要求而正确随行时,应马上用“ 好 ”的口令奖励,在变换步伐和行进方向时,要防止踩着犬的足趾。



第三步:在复杂环境中训练犬的随行能力。在犬养成上述能力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到比较复杂的环境( 如乡路边,居民区等 )进行训练。在复杂的环境中训练犬随行,应有牵引带控制,当犬受新异刺激影响不执行口令时,即可发出威胁音调的口令,并拌以猛拉牵引带的刺激,迫使犬的新异刺激影响下,仍能正确随行。当犬能依照犬的指挥在比较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不有牵引带控制,仍能正确随行时,说明这一科目的能力已经形成。


(五)注意事项
1、牵引带使用要灵活,不能缠绕羁绊犬的行动或始终扯得很紧,不给犬自由行动的机会,应有紧有松,灵活适度,脱绳训练后,也要穿插牵引,以纠正毛病,巩固动作。
2、随行训练必须与日常管理密切配合,即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对犬放任自流,否则前功尽弃。
3、多进行转向、同向训练,强化培养犬的注意力和服从性。
135#
发表于 2007-5-22 10:41:06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et86宠物论坛

GMT+8, 2024-5-8 19:14 , Processed in 0.05767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