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5A级景区,是中国现存最大古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集东方文化之大成,“形貌如中华成一统,名胜集全国于一园,文化融华夏五千年”。12月6日,承德市文物局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召开的“避暑山庄恐龙足迹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透露,经中、美、澳科学家研究,此前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地面上发现的近300枚恐龙足迹,属于侏罗纪和白垩纪交界时期的恐龙足迹,而且保存完好,对研究恐龙的演化和地球气候变化有重要价值。避暑山庄这个消息一出,可是震惊了众多网友,纷纷感叹“原来我去过的避暑山庄,竟是侏罗纪公园啊!”甚至连承德本地人都感到震惊 !避暑山庄恐龙足迹成为国际古生物学者研究关注的焦点,让避暑山庄再次呈现在世界舞台。恐龙足迹其实早在1922年这里就曾发现过恐龙足迹1992年4月5日,哈佛大学的生态学家福曼(Richard T. T. Forman)和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黄润华在承德旅游期间,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热河泉动侧和东南侧的厚板上发现了超过20个恐龙和鸟类脚印。之后06年、07年又相继发现了水生鸟足迹和大量恐龙足迹。各种可爱的爪子据介绍,经过详细考察,承德地区发现多种类型的恐龙足迹:恐爪龙类足迹、实雷龙足迹、跷脚龙足迹、韩国鸟足迹等。承德地区丰富的足迹记录表明,华北的恐龙演化记录基本上是连续的,从燕辽生物群开始,到土城子足迹动物群,再到热河生物群。应该是第23个吧!目前,承德市文物局正在与邢立达团队密切沟通,讨论下一步的保护与利用方案,以此促进承德旅游业与科学普及的发展与落地。以文旅融合激活宝贵遗产的活力,使避暑山庄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让游客的避暑山庄游留下更深刻、更美好的回忆。在避暑山庄的须弥福寿之庙和普陀宗乘之庙的地面都发现了恐龙的足迹。让我们快去看看这里,来过这里的小伙伴有没有注意到过呢?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这座庙宇主体为100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四脊上有800条金龙。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寝殿,重檐歇山顶鎏金瓦顶。殿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是班禅弟子的住处。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寺庙内大小建筑约60处,殿堂楼宇,星罗棋布,依山面水,巧于利用地势和景物衬托,布局灵活,又不失庄严肃穆。普陀宗乘之庙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快来避暑山庄寻找恐龙足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