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7|回复: 0

用药小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3 07: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鱼病是养鱼的大敌,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治鱼病,而且不少药物对鱼类有调节代谢、促进生长、改良消化吸收、协调体内机制的作用。

1、以防为主的原则:鱼一但发现有病治疗起来非常麻烦,平时要养成没病防病的习惯,特别是4-9月份鱼病高发季节应该每月用药一次,用敌百虫药水泡一下能防治大多数寄生虫,用盐水加小苏打泡一下可以起到新陈代谢、防治消化道疾病和竖鳞病的发生,用高锰酸钾泡一下能防治大多数真菌病的发生,用痢特灵药水泡一下能防治肠炎和其它细菌感染。

2、分季节使用药物:很多鱼病的发生是有季节性的特点,要充分掌握季节性鱼病的变化对症防治。要根据鱼病发生的周期性来分析判断病因,对症用药。如随意用药不仅会延误治疗时间,还会加重水体污染,使病情恶化。比如秋季气温刚开始下降的时候是水霉病和白点病高发时期,要特别注意防治等。

3、根据病情来用药:病情较轻或者只是用于预防,可用剂量的下限。病情较重的鱼,头一次剂量要加大,以后减半使用,过量用药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加快病鱼的死亡。治疗肠道病应用口服的方法,比如制做药饵法、药物浸泡饲料法、灌药法,治疗皮肤病用浸泡法和涂抹法等,就是尽量使药物接触病灶。几种鱼病并发时,应先对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使用药物。

4、分时间看水质使用药物:特别是池养鱼应在上午和下午用药,应避开中午阳光直射下用药。药物杀灭病原体的效果,常受各种因素影响,一般水中有机物越多,水温越低,pH值越高,药物毒性就越小,安全浓度也就越大。反之,有机物越少,水温越高,pH值越低,则毒性就越大,安全浓度也就越小。

5、根据药性来用药:药物选用应看其“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有的药不容易分解应避免重复使用,有的药很容易分解就要定时添加剂量。鱼类药物的来源很广,可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前者如植物性大蒜、大黄等,机盐药物碘、氯等等。后者有人工合成磺胺类、高锰酸钾、漂白粉、敌百虫等。对药物的主要性能要了解,质量要保证。如漂白粉容易受潮分解,使用时要测定其有效氯含量后再进行配药。硫酸铜溶解时水温不要超过60℃。硫酸亚铁应是透明的淡绿色晶状体,易潮解生成黄棕色硫酸铁,失去药用价值。少数养鱼者,将过期的鱼药加倍使用,想达到治疗目的,殊不知过期鱼药有效成分多已分解,而有毒物质明显增加,造成鱼病没治好鱼先被毒死。

6、剂量掌握要合理:鱼病防治药物用量过小,不能发挥消灭病原体的作用,量过大,又可致使鱼类中毒死亡。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用量。混水给药,将水剂或粉剂按整个用药水体积,以mg/L或1×10-6表示,即为百万分率比例,如1ppm药量为1mg/L。
  具体做法上,先将药物溶解于少量水中,使其均匀溶解后不断加入池水稀释,全池泼洒,混饵给药,将药物均匀混入饵料中,或制成颗粒饵料投喂。混合给药时应注意:一是药物混合要均匀。做法上,先取等量药物和饵料进行等比量混合,混合后再用混合的量取同等饵料作第二次混合,如此多次,直至全部饵料混合完为止,达到药量均匀分布。二是药物饵料中添加剂搭配要合理。如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应补给维生素B1和K;应用氨丙林时则减少维生素B1等等。

7、使用药物后要注意疗效:要做到谨慎用药多观察,对于病情不是很明确尽量避免全缸或全池用药,以免无效时大量换水加重病情。用药后24时内要随时注意观察鱼的状态,发现异常应立加注新水抢救。在4-6天内病情仍保持甚至超过治疗前的水平,说明无疗效,要分析原因,继续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8-21 10:18 , Processed in 0.0150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