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宠物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4|回复: 1

北京城市养犬及犬管情况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15: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北京城市养犬及犬管情况的
北京城市养犬及犬管情况的基本评估(一)

一,养犬状况


1, 首先请容许我引用国际动物保护基金会多年前的文献资料:

    养狗可以帮助老年人解除孤独感,提高运动量,增强与社会的交往;令中青年人在紧张忙碌之余休闲放松,缓解心理压力;为儿童提供玩伴,使儿童尊重弱小生命,培养爱心与责任心。

    国外大量医学研究证明,狗能改善人的健康状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狗相伴不但可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减少冠心病发作,还可消除寂寞,减轻病痛。

    国外的公园街头人们携爱犬散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中国视狗为可怕的动物……

据统计,工业化国家的家庭养狗不分贫富在30%以上,日本东京居住拥挤,也超过20%,这说明养狗是人类的需要。

2,北京城市伴侣犬增加的背景

北京乃至全国伴侣犬的增加除国际动物保护基金会所提出的世界认同外,更与中国特色的社会背景有关。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制建设、政治文明、体制弊端的去除长期以来滞后于经济发展,政治架构与文革期间无大差别,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忧患意识增加。面对世态炎凉、贫富差距拉大和可持续发展的腐败现象,人们感到非常郁闷,养狗也可以解闷,更由于社会治安不尽如人意,公民出于安全的考量选择养犬、养大犬这是非常朴素、自然的民意,本市正在按每年二位数增长着,这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3,养犬人中确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够自律

遛狗不拴链、不清除狗屎、不及时制止吠叫等给不养犬人同时也对文明养犬人带来不便和侵害,这和国民整体素质有关,同样也与[[的管理素质有关,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法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来逐步解决。

4,享受网络科技,本市文明养犬及犬文化正在不断提升中

由于享受了现代网络科技和文明,各类网站设立了成百上千的犬种俱乐部和各种宠物网,我们高兴的看到网友们通过网络交流经验,组织各种活动,包括植树、慈善捐款、救助流浪猫狗、进社区宣传文明养犬等公益活动(当然也有网上流行的FB活动,绝对是自费,拉动饮食消费,予社会有益)另外呼吁科学立法、文明养犬等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譬如比格犬中国俱乐部二年前就制定了“城市养犬生存手册”非常细致、科学的对养犬人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万科青青家园成立了爱宠协会,加强了自律受到业主和物业的好评。这是一股积极向上,推动文明养犬的中坚力量,正在改写着北京的犬文化。

5,就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举办了一系列的论坛或研讨会

一些犬种俱乐部和动物保护组织邀请动物学家、传染病学教授、社会活动人士、动物保护志愿人员,教育工作者、大专院校学生和普通市民等举办了各种论坛、研讨会就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如:

北京41种犬烈性与否论坛 (2005.6.11)

构建社区和谐养犬环境研讨会 (2005.8.13)

养犬与法暨构建社区和谐养犬环境研讨会 (2006.6.11)

防治狂犬病推动动物保护立法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10.14)


另外一些犬种俱乐部携带金毛、拉布拉多、苏牧等所谓大型犬到残障学校、太阳村等地进行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反响,这些都是民间自行组织和实施的,相对于[[却是一片空白。

6, 动物保护组织和志愿人员对社会作出的伟大贡献

动物保护组织和个人,以及各界志愿人员长期以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艰苦努力积极救助流浪猫狗,细致审核领养家庭的情况,并及时回访,减少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和疾病的流传,在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保护动物立法等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深深地对他(她)们表示敬意。同时也 BS那些该做而不作为的部门。

7,缺乏对城市伴侣犬的认知是导致政策失误的原因之一

由于人们对城市伴侣犬缺乏了解和认识,容易把伴侣犬与万恶旧社会地主老财家的看门恶犬相提并论。更由于无良媒体的片面报道,去年狗年在中华大地上煽起过一股恐狗、仇狗的宣传,不负责任的挑动养犬人和不养犬人的矛盾,更有甚者还上演了不少抓狗、打狗和杀狗的闹剧,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对无过错但身高超过35厘米的金毛、拉布拉多、哈士奇、苏牧等世界公认的性格温顺的犬种不给登记和注册,实行限制,进而实行抓捕,硬是把已融入家庭生活的人类的朋友、事实证明给该家庭带来无限康乐的狗狗拆开,在世界犬文化史上留下了丑陋的一笔。

8,现行的管理办法疑是执法和立法部门的私生子,缺乏“公”性

城市社区内客观的存在着不文明的养犬行为,但民间有很多积极向上,提倡文明养犬的首创精神和行动,消极和积极因素同时存在。我不怀疑立法者的初衷是为了管理好社会的养犬行为,但是该地方性行政法规其立法和执法部门充满着私意,为图 简单、省事、好管推出了35厘米这个概念;把视觉恐惧、视觉冲击这种病态的心理解读为社会的正常现象而作为立法依据; 另外处处设置罚款陷阱,2000、5000的高额有何依据?说是收支两条线又有谁看见过?!在腐败指数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人们完全有理由质疑钱被不当使用。

事实证明现行的管理办法不是一部好法,在实践过程中有不少条款侵犯了公民的正当权益,普遍受到蔑视、抵制和抗争,触发了群发事件,养犬人和不养犬人都极不满意。北大法学院汪劲教授指出“一部法律如果不能对现实进行控制,那么只能表明立法的失败”一方面在嚷嚷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遇时俱进,另一方面却死死抱住多年来实际不可行也行不通、被众多法律界人士斥之为恶法的现行管理办法不放,不图改进。原本指望今年的例行年检有个软着陆,对明显不合理伪科学的条款进行修改,但最近的消息表明警方置广大公众的呼声于不顾,还在老调重弹,在挑战爱犬人士的极限,无疑是在玩火。

在法制国家家庭养犬已不是什么尖锐的社会问题,但在我国却成了疑难杂症。当然对普遍有争议的话题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沟通,去年北京市人常委会有过对疑难信访事件进行听证的说法,我们强烈要求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或多次听证,请立法、执法和管理部门把掌握的情况、理由、根据摆上桌面,也仔细的倾听被管公众的意见。在此我请北京市的书记们关注海南省委卫留成书记的一次谈话:

    “只有不讲道理的领导,没有不讲道理的群众。一些干部早就脱离了群众,还口口声声说群众难管。你不把心思花在工作上,花在老百姓身上,群众怎么能够服气?

我们一些干部有个不好的习惯,凡是发生了矛盾、发生了群体性事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往往是抓首要分子、查参与人员,在群众身上找原因。结果,看起来是平息下去了,可不久又起风波。

一有事情就首先问罪群众,这是神经衰弱、没有力量的表现”

以上只是第一线养犬人的体会,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拉拉爷爷发的贴)
发表于 2010-9-7 16: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wub: :wub: :wub: :wub: :wu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13976351999    站长联系QQ:713767   
站长微信:13976351999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pet86.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宠物论坛

GMT+8, 2025-8-13 17:02 , Processed in 0.0125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海南犬业协会

© 2001-2020 中国宠物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